高低溫交變試驗機作為模擬異常環境的核心設備,其溫度與濕度控制精度直接影響測試數據的可靠性。在長期使用中,溫度波動過大與濕度失控是兩類高頻故障,需通過系統性排查定位根源,確保設備恢復穩定運行。?
溫度波動故障的排查需從加熱制冷系統與傳感器校準兩方面入手。當箱內溫度波動超過±2℃(超出國標允許范圍)時,首先檢查加熱管與壓縮機工作狀態:用萬用表檢測加熱管電阻值(正常應在50-100Ω),若電阻無窮大則表明加熱管熔斷,需更換同功率元件;壓縮機頻繁啟停可能因散熱不良導致,清理冷凝器表面積塵(建議用壓縮空氣吹掃),確保散熱效率,同時檢查冷媒壓力(正常范圍8-10bar),不足時需補充制冷劑。?
傳感器偏差也是重要誘因,將標準溫度計放入箱內中心位置,對比顯示值與實際值,若偏差超過1℃,需通過設備校準菜單重新標定;鉑電阻傳感器引線接觸不良會導致信號跳變,需重新緊固接線端子并做絕緣處理。此外,箱門密封條老化(出現裂紋或硬化)會導致冷/熱氣泄漏,用塞尺檢測門縫間隙(應≤0.5mm),超標時需更換硅膠密封條,確保密閉性。?
濕度失控問題的解決需聚焦水汽循環與控制系統。當實際濕度與設定值偏差超過±5%RH時,先檢查加濕罐工作狀態:電極式加濕罐若結垢嚴重,會導致加濕效率下降,可采用5%檸檬酸溶液浸泡清洗;超聲波加濕器需檢查振子是否堵塞,用軟毛刷清理附著物,確保霧化量達標。?

除濕系統故障常表現為濕度居高不下,此時需排查制冷蒸發器是否結霜(用紅外測溫儀檢測表面溫度,低于0℃易結霜),啟動化霜程序或手動清除霜層;若除濕效果仍不佳,可能是除濕電磁閥卡滯,拆解后用酒精清潔閥芯,恢復通斷功能。濕度傳感器漂移也是常見原因,將傳感器置于標準濕度環境(如飽和鹽溶液產生的90%RH環境),若顯示偏差超過3%RH,需重新校準或更換新傳感器(建議選用高精度電容式傳感器)。?
系統性預防措施可降低故障復發率。每周清潔空氣循環風機濾網,避免因風量不足導致的溫度分布不均;每月校準溫度與濕度傳感器,采用三點校準法(低溫-40℃、常溫25℃、高溫80℃;低濕30%RH、中濕60%RH、高濕90%RH)確保精度;每季度檢查制冷系統壓力與加熱管絕緣性,及時更換老化部件。通過上述步驟,可使設備故障解決率提升至90%以上,保障環境模擬測試的連續性與數據準確性。?